恶性黑色素瘤,是表皮基底细胞层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,占皮肤恶性肿瘤的6.6%,可发生于任何部位,特别是足底、手掌、肛门周围、外阴、腰及头颈较多。口腔、鼻腔、直肠、眼内均可发生。病因尚不清楚。临床资料表明,60%以上的恶性黑色素瘤是来自先前皮肤的良性色素病变,特别是反复被摩擦的有色交界痣。此外,经常受烈日的照射,内分泌的改变,遗传倾向都认为是可疑的因素。
肿瘤大都表现为结节状、乳头状、蕈状和溃疡形成,颜色可深如黑炭样,极少为无色的,有卫星状小黑点,或色素加深区。无论是来自色素痣或正常皮肤都经过3种基本的演变,首先是恶性前期色素沉着病。此期可1~20年不等。当恶变之后,其生物学发展过程又分两个阶段。第1阶段细胞增殖累及表皮及真皮乳头,从“水平面”呈“放射状”发展;第2阶段在第1阶段平面发展的基础上转向垂直,往深部发展,侵犯真皮网状结构及皮下脂肪组织。浸润越深预后越差。
本病早期可通过淋巴道转移,往往可以见到在病灶与区域淋巴结之间的通道中,出现瘤细胞输送过程沿途播散排列成片条状的小结节。还可以通过血行迅速播散到全身,这是本病最致命的结局。
在极个别的情况下,恶性黑色素瘤可自行消退,说明机体内部可以自发产生对抗本病的能力。
临床表现上,在正常皮肤上长出的恶性黑色素瘤,通常初起为棕色、黑色或蓝黑色小点,生长迅速,呈浸润发展,坚韧,无毛,大小不等,很快破溃,沿淋巴管可见细线状色素沉着,在原发灶周围出现隆起卫星小结节。
来自有色交界痣恶变的黑色素瘤,其恶变过程通常是色痣增大、颜色加深、出现痂皮、中心变硬、边缘有炎症、发痒、刺痛感,继而浆液渗出、出血、破溃、色素呈放射状扩散,并见区域淋巴结肿大或黑色素尿。
恶性黑色素瘤如局部手术不彻底,或不合适活检、电烙、火灸者,不但复发快,而且广泛迅猛转移。爪甲下恶性黑色素瘤也叫黑色素指甲炎,发展较慢,预后相对较好。眼内恶性黑色素瘤,可发生在脉络膜、虹膜、睫状体等,大都为转移性,原发性较少。
晚期恶性黑色素瘤随着转移部位及器官受侵程度的不同可发生疼痛、发热、烦躁、口干舌燥、便秘、难眠和虚弱无力以至衰竭症候。
上一篇:胃癌的诱因与临床症状
下一篇: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